手机人民网
体育

球队改名一小步,职业发展一大步(体坛走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1-20 08:19

上海海港队、山东泰山队、沧州雄狮队……连日来,58家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升级俱乐部的非企业化名称陆续出炉。按照规定,各俱乐部需在今年新赛季联赛开始前完成这项工作。

俱乐部名称中性化这件事,看似是小事、小问题,实质上是折射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大事、大问题。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实现俱乐部的地域化,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俱乐部名字中性化,有利于一支球队扎根所在城市,避免追随投资者迁徙,这对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促进职业联赛良性发展,乃至打造百年俱乐部都具有重要意义。放眼欧洲高水平联赛和近邻日本的联赛,各支球队无不采用中性名字。上赛季从中甲遗憾降级的北京人和队,多年来曾辗转于上海、陕西、贵州、北京等地,更名达十余次。一个俱乐部如此频繁地“流浪”、改名,很难真正地扎根城市、培育起自己的足球文化。

遗憾的是,足球改革发展方案颁布5年来,虽然有一些俱乐部朝着这个方向做了积极改变,诞生了“大连人”等球迷喜爱的俱乐部名称,但总体来说,俱乐部自身动力不足、更名进展缓慢。大部分俱乐部名称仍然采用企业冠名。因此,中国足协以强制性手段推进俱乐部“改名”,是符合足球改革精神的积极举措。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