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2021-01-21 08:17
第三个片段:“突破仪式”。阅兵总指挥刘亚楼向毛主席敬礼、报告:“毛主席,受阅部队有坦克、炮兵、摩托化步兵、步兵团,有英雄功臣,有模范代表等,现全部就位,准备好了,请主席检阅!”毛主席还礼。这是军事文化仪式的重要环节,阅兵总指挥向阅兵首长报告受阅部队准备情况,明确报告给阅兵首长,部队全部准备完毕。尽管当时的阅兵报告词还不像以后历次阅兵中那样简洁,但这体现了阅兵仪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阅兵总指挥刘亚楼登上阅兵首长的检阅车,一手扶着主席,一手扶着车把手,确保主席在阅兵车上的安全,直到检阅结束。这在中国阅兵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阅兵总指挥贴身护卫阅兵首长,虽是当时形势环境等多种原因使然,但也更体现了对领袖的忠诚,反映出人民军队爱自己的领袖。而把自己藏于阅兵首长身后,更体现对领袖的突出,对领袖的爱戴与尊崇。由此,毛泽东站在吉普车上,双手扶车,检阅部队的历史瞬间,成了人民军队阅兵史上的经典一幕。
第四个片段:“亮出心扉”。西苑阅兵场上,用从战场上缴获的六零炮当礼炮,发射照明弹500发。这是中国式阅兵这一军事文化仪式的率先突破,是一种创新。发射照明弹,照亮西苑,让阅兵场明亮,让阅兵更具观赏性,能让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看到刚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斗志,坚毅钢强,更能看到人民军队缔造者的亲善与亲和。照明弹的光彩耀眼,更是照亮了共产党人的初心,看到毛泽东当年在延安时精辟的“窑洞对”,看到了一切为了人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红心斗志,迎接进城后的大考,我们一定考及格,考出好成绩,考出坚定与豪迈。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