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1-01-22 09:22
“旗号镰刀斧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在起义途中,写下了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
这首看起来没用修饰手法的词,却清晰点明了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解决了举什么旗帜、走哪条道路、建什么样的军队三大问题,建立了三大历史功勋。”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夏远生评价,正是在秋收起义的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就此发轫。
在纪念馆第一部分的微场景里,有对中国共产党第一面军旗如何诞生的生动再现。为了做好起义准备工作,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等人奉命设计制作军旗。没有现成的样板,经过反复研究,借鉴其他国家军旗的式样,先辈们设计出了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红色军旗。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有黑色镰刀、斧头,分别代表农民和工人。在秋收起义前夕,一面新的军旗就此诞生。
“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建立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并首次提出‘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真正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现年78岁的余振魁表示。余振魁是文家市岩前中学的退休教师,退休之后一直在从事秋收起义的史实和理论研究工作。因为他的父亲,是秋收起义时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家市赤卫队班长,曾支援过第一师在文家市的作战。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