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近六成 这四点是主要诱因
五项举措应对中小学生近视问题
课题组建议:
第一,开发眼部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整合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营养学、医学等多学科资源,开发与各学段相匹配的眼部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抓住近视防控的关键时期,进行针对性的眼部健康教育。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考阶段是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的3个高峰增长期。在这些高峰增长期,学生学习时间较长、看书较多、运动时间较少,需要借助系统的课程,进行针对性的眼部健康教育。
第二,推动医校合作,为校园近视防控提供专业指导。
推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学校共建健康校园。其中,医院承担近视科普和宣传教育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就近提供眼部护理服务,学校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开展各项近视防控工作。课题组建议,首先,加强教师、家长等非专业人士的培训,使其掌握近视防治知识,帮助学生及时筛查近视症状、并进行有效干预。同时,鼓励医学专业与师范类专业的合作,在师范类专业开设视力健康管理等课程,增加师范生近视防控相关知识。其次,推动区域眼科医疗人才联合培养。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发展国家战略为推手,充分发挥北京、上海等地的医疗专家资源优势,加强中小城市基层眼科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利用培训机制和网络支持等手段,加强专家对基层近视防控的技术指导。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