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近六成 这四点是主要诱因
近视作为慢性病,在防治过程中必须坚持基层防控、长期防控,学校和家庭是主阵地。课题组建议,首先,引导学校构建视力友好型校园环境。建立由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校医院医师、社区眼科医师、家长等构成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细化职责;落实“阳光体育”,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保证学生在校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建立视力友好型教室环境,如改善室内照明条件、配备可调高度的课桌椅等;建立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动态监测青少年不同时期的视力发展变化情况。此外,我国女生的学习时间高于男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低于男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可结合“春蕾计划”,增加针对女生的近视综合防控指导。
其次,督促家长履行近视监护责任。带头减少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以家庭体育为主,督促青少年参加经常性课余锻炼,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助于视力发展的小球运动,形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摄入更多牛奶、水果、绿叶菜;增加睡眠时间,帮助青少年眼部肌肉放松,缓解视疲劳。
最后,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各级教育部门与卫生健康、网络信息等部门加强合作,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科学认识近视的预防和矫正,避免被虚假广告侵袭;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为已接受屈光发育建档的学生提供便捷服务,方便家长及时查询孩子的视力数据。
(吴晶、李廷洲皆为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葛亮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