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法治频道 2021-03-09 08:00
二是案涉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及相应的诉讼标的额大幅提高。我国知识产权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价值相应不断提升,权利人在侵权诉讼中请求的损害赔偿数额也随之大幅攀升。比如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审结的侵害“香兰素”技术秘密侵权案,改判各侵权人连带赔偿技术秘密权利人经济损失达1.59亿元。
三是国内与国外诉讼交织越来越密切。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合作,相关知识产权诉讼呈现出国内诉讼与国外诉讼紧密交织的特点。尤其是在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等方面,当事人往往会在国内外提起相关联的“平行诉讼”。人民法院努力运用法律手段、国际规则解决涉外知识产权争议,我国法院在知识产权国际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标准必要专利案中作出了中国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首个“禁诉令”性质的行为保全裁定,并适用了“日罚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人民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19年1月1日在北京揭牌成立、同年3月27日敲响“第一槌”。两年来,知识产权法庭在统一裁判标准、提升审判质效、维护国家司法主权等方面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贺荣:最高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改革试点,周强院长为知识产权法庭揭牌并要求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从两年来的试点情况看,改革的预期效果已经显现。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