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今日要闻

古代天文学如何解释“二月二,龙抬头”

  2021-03-14 09:10

《春社醉归图》 李唐 (南宋)

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

一些标明传统节日的日历,在这一天下面写着“龙抬头”几个字。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它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内涵?

《史记》中有龙的传说

很多人说, 龙抬头,不就是龙把头抬起来吗?但龙只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又有谁见过龙抬头?古人把二月二定为龙抬头的日子,显然是不真实的。

但我们现在认为很荒唐的事情,古人却深信不疑。首先,古人认为龙是真实存在的。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孔甲为帝时,从天上降下两条龙,雌雄各一。孔甲不会饲养,便找到一个曾经学过养龙的人来养它们,这个人名叫刘累,孔甲为了这件事,还专门赐一个姓给刘累,称他为“御龙氏”。

可是这个刘累其实不会养龙,没过多久,雌龙就死了。刘累把它做成一道菜,献给孔甲吃,孔甲不知是龙肉,还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孔甲派人来取这两条龙,刘累怕东窗事发,就潜逃了。

《史记》在古代号称“信史”,人们纷纷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此外,在我国早期的象形字中已有“龙”字。

《尔雅翼》中提到龙的样子

其次,古人不仅相信世上真的有龙,还曾写下它的样子及生活习性。

《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释龙》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社会>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