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 2021-03-15 08:33
湖北省黄梅县检察院近日开展“3·15”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干警深入农贸市场、乡镇烟花爆竹零售点等,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履职,为当地群众安定和谐生活提供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章琪摄
3月12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检察院检察人员前往公安部门的赃物仓库对假冒注册商标的服装进行取样。 本报记者郭树合 通讯员吕秀丽摄
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联合开展“四个最严”专项行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0部门完善线索移送、案件通报等协作机制,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8268人,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万件。
2020年
全国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涉疫情防控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
●介入侦查此类案件682件
●批捕400件683人
●起诉451件959人
●一审已生效裁判225件404人
●监督公安机关立案61件77人
全国检察机关督促查处、收回流通中的假药和走私药品456.5千克
全国检察机关督促查处、收回销售、流通中的假冒伪劣食品37.8万千克
网购的“名牌童装”竟出自小作坊
浙江检察机关支持消保委提起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本报讯(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马海红 魏洁萍)网络销售假冒“Balabala”名牌童装,被追究刑事责任后还将承担民事公益责任。3月10日,由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起的假冒“Balabala”童装侵犯消费者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嘉兴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嘉兴市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起诉。
据了解,2017年5月,李某甲在未经“Balabala”注册商标所有人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的情况下,让沈某非法制造上述商标,委托李某乙、俞某等人在小作坊加工生产该品牌童装,后又单独或结伙杨某等人通过淘宝网销往全国各地。经查,李某甲等人非法经营数额近300万元,且假冒的童装质量不合格。2020年3月,海盐县公安局将案件移送该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