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1-06-14 08:27
“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全域土地整治等改革,但有时会遇到缺乏法律依据、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制定一系列扶持措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抓手。”徐惠文说。
“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等于制定了法治框架下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我们不仅有了参考经验和标杆样板,还有了政策措施。大家心里的困惑少了,脚下的力量足了。”董静海表示。
“乡村振兴促进法着眼于促进,主要内容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设计,同时也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规定了相应的限制条款。”陈锡文举例说,为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
“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在甘肃省永靖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党文发看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升土地利用水平,还得拿出更多实招。
一段时间以来,山东济南长清区万德镇马套村党支部书记肖舒荣总是揣着忧心事。原来,本是马套文化名片的铁匠、木匠等传统手工艺,近年来陷入人才断层断档的尴尬境地。同样,马套村的“茶叶名片”打响后,茶产业人才严重匮乏。“有了乡村振兴促进法,人才哪里来、‘老手艺’怎么传承,都能找到答案了。”肖舒荣说。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认为,以往的乡村建设中人们关注的更多是“钱的问题”和“地的问题”,对“人的问题”相对而言关注不足。在法治轨道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能够让乡村文化找到真正的载体、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乡村人才各展所长、人尽其才。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