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1-06-14 08:27
没有乡村文化振兴,就没有乡村全面振兴。中宣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更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坚持培育文明乡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让我国灿烂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等方面下功夫。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始终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贵州六盘水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他看来,第一书记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牵引绳和传送带,自己要先学一步,把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指向想清楚弄明白,带动村里干部群众听懂、领会、落实,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感到,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科技惠民、科技富农大有可为。“我们要用科技知识让生态茶园经验更有可复制性,带领更多老百姓一起发展,让茶香沁润美丽中国。”(本报记者 张胜 刘华东 李睿宸)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