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法治频道 2021-07-13 16:11
案例三:
回避型人格的青年戒毒人员
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20岁的韦某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后表现内向,自卑敏感,封闭自我,与其他同龄戒毒人员相比人格趋向回避型。韦某父亲长期吸毒,曾两次强戒,在一次与父亲通话后,韦某精神状态不佳,人际关系、情绪及睡眠问题突出,影响在所的戒治生活。
针对韦某回避型人格的特点,心理咨询师制定综合矫治方案,多举措帮助韦某重塑积极心态。以团体辅导“七巧团队”活动作为突破口,给年轻的韦某构建勇敢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韦某勇敢表达,正确认识自己。推荐韦某参加所内抗复吸“十步脱瘾法”训练班,在为期一个半月90个课时的学习中,将心理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鼓励韦某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树立正确的心态和认识。训练班后期,所内组织家属座谈会,咨询师主动联系韦某家人,说服韦某父亲前来参会。通过咨询师的努力,韦某父子关系破冰。
综合心理学方法的直接或者间接运用,多措并举使韦某逐渐建立自信,不再封闭自己,人际关系趋于良好,重塑青年人该有的积极精神状态。韦某解戒后情况良好,从事建筑工作,目前已回归到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
案例四:
戒毒人员严某运动干预康复训练案例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