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1-09-29 17:20
要想富,先修路。然而,修路也得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其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胡乱搞摊派。
“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这是山东省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方案的基本标准。当地设定的目标是,至2020年年底,实现“村村通”和“户户通”。
按说,把硬化路直接修到村民的家门口,是件大好事。可修路的钱由谁来出,却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山东不少村民抱怨:被强行摊派出资修路,连低保户也没有放过;不仅如此,工程质量还堪忧。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督查组在接到群众集中反映的相关线索后,揭开问题面纱。
“每家每户都得交钱。一开始说是捐款,现在捐款是捐款,修路钱是修路钱,有的村民捐了款,但没交修路钱一样不给修路。”
督查组发现,山东方面的文件原本要求的是,调动农民群众自愿出资出劳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进行多种方式的捐资捐助;可到了执行时,部分村镇却将“自愿捐助”异化为“硬性收费”,性质完全变了。
这还不算,收费标准也“没谱”:有的按每平方米7元到20元不等收,有的以村民家有多少间房(每间房收60元)来计算。甚至,同一个村镇里的收费标准也可能不同。即便村民交了钱,也拿不到缴费凭证。有关资金收缴和使用情况不公开,村民根本不知道村里一共收了多少钱,更甭提这些钱最后究竟去了哪。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