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今日要闻

频繁调取个人数据 软件后台在干啥

北京青年报  2021-11-03 08:06

记者体验微信6分钟内获取个人信息的屏幕截图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又重回大众视线。此前,就有博主晒出iPhone手机更新系统后,发现很多主流软件都在后台频繁获取用户信息,对用户隐私安全造成威胁。北京青年报记者实测发现,确实有不少软件频繁调用个人位置和图片信息,甚至有社交软件一小时获取定位达到75次,如此频繁调用隐私信息,他们到底想干啥?

现象

个人App授权后被频繁调取信息?

市民刘女士向北青报记者爆料,10月30日,她在某App购物后,因频繁被推送“附近商品推荐”,于是便关闭了应用的位置权限。但没想到系统提示“需要同意该隐私权政策才能继续使用”。刘女士选择了“仍不同意”按钮,没想到软件闪退且无法再继续使用。当她再次尝试,并在页面点击“查看协议”,才发现上面写着:“基于您的明示授权,我们可能会获取您的位置,为您提供附近的商品、店铺……您有权拒绝或取消授权”。当她点下不同意该协议按钮时,软件依旧无法使用。

不过,针对App过度索取手机权限的问题,网上就一直诟病不断,10月8日,就有用户贴出截图称“iOS版微信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根据用户描述,新版iOS15的“隐私”功能有“记录App活动”,可以存储7天内App访问位置或麦克风等数据。上述用户发现,某社交平台App在用户未主动激活应用的情况下,在后台数次读取相册,每次读取时间长达40秒至1分钟不等。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社会>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