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2022-03-17 09:01
这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的向志愿者致谢环节(2022年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壮 摄
曾经的崇礼被当地人形容“全城一条路,没有红绿灯”,医疗基础薄弱。时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的敖英芳,带领北医三院团队与当地医务人员整合,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由此挂牌成立。
赛时,崇礼院区闭环内140余人圆满完成保障任务,得到中外运动员、官员和患者的高度认可。
“我们历时三年多将崇礼院区打造成三级医院,成为张家口赛区第一转诊救治医院,同时成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敖英芳说,“我们将为后冬奥时代的国家冰雪运动战略规划、京张地区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保驾护航。”
残健融合更密切
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在八达岭长城传递(2022年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从30%参演人员为残疾人的冬残奥会开幕式,到无障碍设施让各流线顺畅衔接的冬残奥村、场馆,无障碍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温暖撒播京冀两地。
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运动员更衣室、无障碍坡道等设施设计十分周到,引来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的夸赞:“这里是我经历过的历届冬奥会中最棒的冰壶场馆。”
赛场之外,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开展面向残疾人群体的体验。“这场地真是太棒了!真冰就是爽!”前来体验的刘素玲兴奋地说,旱地冰壶无论在重量和质感上都无法和专业场地比,在真冰上体验太开心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