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热点动态

18年,三代人!他们发现玉米增产关键基因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2-04-09 10:11

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孙竞)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首次挖掘出同时控制玉米和水稻产量性状的关键基因。试验表明,经过基因编辑的新品系可以增加约10%的玉米产量和约8%的水稻产量。

记者了解到,为了发现可以增产的基因、探索作物演化的奥秘,三代玉米科研人苦苦追寻了十八个春秋。

时间追溯到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生带领团队搜集了玉米野生资源,并选育了表型稳定的穗行数为六行的特异材料,组配了分离群体,定位了关键QTL。之后的5年间,他往返于海南与北京,不停回交与自交,带领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生,不断摸索寻找最合适的组配亲本,并经历数年最终创制了稳定的分离群体,定位了几个关键位点。

作为李建生教授的博士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的杨小红曾是团队中最出色的研究生之一。2013年11月,受“海燕”台风影响,第一批播种的用于QTL精细定位的玉米苗全部被损毁。为了不耽误研究进展,团队重新播种了所有材料,授粉时间刚好碰上2014年春节。杨小红毅然决然选择留守海南,在田间开展玉米授粉和表型鉴定工作,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春节。

与此同时,李建生教授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自称“种田农民”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也来到南繁基地,和师生一起同劳动、同学习、同生活,开展研究工作。每到南繁基地种管收重要时间节点,他们便成为了“候鸟”,定时“迁移”。

无论在精细定位过程中还是在基因功能验证过程中,基因型检测和表型的调查是最主要的两部分,对田间性状的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科研团队克服各种困难,在田间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播种的地点从东北铁岭到西北巴彦淖尔,从首都北京到海南三亚。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