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从《毛泽东年谱(1949—1976)》看毛泽东对本人著作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 

  2016年04月26日09:28

一、对自己的文稿持认真、审慎态度,反复修改,多方征求意见

毛泽东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总结和集中概括。自党的七大以来,毛泽东思想就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但毛泽东对自己的文稿始终表现出认真、慎重态度,不仅勤于修改,而且精益求精,多方征求意见。

《年谱》显示,1957 年2 月27 日下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会前,毛泽东写了一个讲话提纲。6 月17 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定稿,6月19 日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近四个月时间,毛泽东前后15 次就讲话内容进行讲解、修改、征求意见,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即形成了“自修稿”三稿、“草稿”七稿。在向从中央委员到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他多次强调,“在你们认为应当修改的地方动笔加以修改”。这一切充分反映出毛泽东对两类矛盾学说的认真探索和审慎态度。《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一篇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尽管如此,1969 年3 月,毛泽东在审阅修改中共九大政治报告草稿时,仍然删去原文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划时代的光辉文献”中的“划时代的光辉”六个字。 (参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第 235页。)同样,在 1960年 10月 1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正式出版前,毛泽东本人前后共九次作了专门审读。毛泽东对自己著作的审慎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即便是一些反映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曲折的篇目,毛泽东的态度依然是非常慎重的。1955年 7月 31日,中共中央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毛泽东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这篇讲话总结了前一阶段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展情况,提出“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第 409页。)的判断,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毛泽东非常重视这篇文献。8月 23日,他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修改本送刘少奇、周恩来等 13人征求意见,并附信说,“此件已根据七月三十一日—八月一日省市委书记会议的讨论,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增加了谈建社准备工作一段和谈苏联经验的两段,其余都是文字方面的修改”,要求这些同志看后再“提出修改意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2卷,第 422页。)8月 2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下发《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通知,强调修正本“暂时不要在公开的报纸刊物上发表。各省市委区党委书记带去的未修正本,请缴还中央办公厅”。(《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2卷,第 422页。)9月 2日晚,毛泽东同陈伯达谈《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修改问题。10月 13日,为征求对《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三次修正稿意见,毛泽东又给在京的十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八位副秘书长和邓子恢、陈伯达、廖鲁言写信,要求这些同志“收到后,即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返回。关于第三次修正稿,信中写道:“修改之处,主要是将原来的第二第三两节,合并为第二节;增加了解释工农联盟问题的第九节;在第二节中将落后乡除外一句改为一部分边疆地区除外;在第三节中将河北省的例子删去一部分;在第五节中,在谈社员成分问题的第一第二行和谈地主富农是否可以入社的那几行都作了一些修改,将第十节中谈地富入社的那几句删去;在第十节和第十一节中也各有一些修改。在第三节的第二行、第四节的第二行和第十三行,都说了注重质量的问题;在第八节的‘第三’中,加了要有停顿、间歇的意思,还加了要有及时的批评一点。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2卷,第 450页。)这封信再次表明,毛泽东对自己的重要文献,态度之认真、修改之细致,堪称典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最终于 10月 17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