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海钩沉

古人郊游玩法:先秦过“情人节” 唐人走“吃喝风”

羊城晚报  2017-02-15 16:29

4.宋以后郊游爱“体育”

唐人称春季郊游为“踏履”,宋代人多称“踏青”,并设有“踏青节”。在宋代,郊游也出现过小高潮,但人们更喜欢选择清明节外出,而非上巳节。

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北宋都城汴京人,在清明节这一天郊游踏青的情景。南宋时,清明节踏青已成为时人风俗,周密《武林旧事》中即称,南宋人“寒食祭先扫松,清明踏青郊行”。

到了明清时期,作为古代中国“郊游热”兴起重要标志之一的上巳节彻底衰落,其郊游内容被完全糅合进了清明节里。

清明节,是给先祖亡人扫墓的日子。趁着扫墓郊游,这在明朝的南方特别明显。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中称:“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履相错,日暮,坟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

宋以后古人郊游的活动内容变得多元化,趋于简朴,体育健身运动受到喜爱:宋人喜欢蹴鞠(踢足球),明人喜欢打秋千(甚至将清明节称为“秋千节”),清人更迷恋放风筝。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