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助修广州最早自来水 设计精妙“竹制管道”
怎么,你又疑惑他们为什么不提个木桶,这样不是省事得多吗?其实,木桶是直到明清时才渐渐在民间流行的,宋代老百姓主要的汲水工具就是陶罐。至于那些知识含量低的戏说历史剧里,美人动不动就坐在木桶里用香汤沐浴的桥段,我也只能“呵呵”了。所以说,平常多读一点正经书还是有必要的,否则一旦回到一千年前,看什么都一惊一乍的,一个现代都市人活脱脱成了一个啥都不懂的乡下人。
2
打口深井特烧钱 咸水喝得人发虚
现代广州城里,前几年人们热衷上白云山取水,多半是为了养生。不过,你若想当然地认为一千年前,活跃在白云山上的“取水大军”也是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不信,你问问眼前这位刚从夜市上收了摊,此刻还带着黑眼圈的张家小娘子,或者身旁那位一会要忙着去铁匠铺出工的李大哥,他们取水是不是为了养生,保证会被狠狠瞪上两眼:“我们吃饱了撑的,有那闲工夫?你是真不知道江水有多咸,还是在装傻?”
哎,享受惯了自来水的现代广州人的确无法想象一千多年前人们面对的饮水难题。要知道,那时的海岸线离城区要比现在近得多,珠江也比现在宽阔得多,所以“过江”又称“过海”。事实上,如果把时光再倒推几千年,那今日海珠区七星岗之所在,当年就是古海岸,随着岁月变迁,海岸线逐渐南移。难怪历代文人在广州的城楼上登高望远,都会发出“海浩无际”的感慨。
城区靠近大海,风景是不错,但每到潮起时,海水溯江而上,导致江水和附近的浅水井里的水都咸苦不堪。只要你稍微有点生理卫生知识,就会知道,喝咸水的危害可不是一般的大,它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当然,如果口袋里有钱,在自家院子里打一口深井,就可以免受咸水之害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