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中国军网  2017-06-21 15:01

原标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193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提出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各游击区要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进行工作。较大的红色部队,可与国民党的附近驻军和地方政权进行谈判,改变番号与编制,以取得合法地位,但必须严防对方瓦解与消灭我们的阴谋诡计与包围袭击。我们的一切武装部队在未与当地国民党政府、国民党驻军确实谈判好以前,可以自动改变番号,用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名义进行独立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南方湘、赣、闽、粤、浙、鄂、豫、皖等8省15个地区留下的相当数量的红军和游击队,经过谈判斗争,有的改编为抗日义勇军,有的改编为抗日游击队。

在南方各游击区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的同时,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就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问题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0月正式宣布,在南方八省活动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随后。中共中央经与国民党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后移至皖南歙县之岩寺。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03万人。新四军改编后,各支队随即相继开赴大江南北抗日前线。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