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 2017-07-25 10:09
韩国的国际政治与外交学的学者也非常关注甲午战争史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非常多。国际政治与外交学的学者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多是从国际政治学与外交学的理论的角度展开的,如有学者就从势力转移的理论模式来分析甲午战争,认为随着西方的入侵,长期掌握东亚霸权的中国国力逐渐衰弱;而作为这一秩序的挑战者,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急速上升。结果随着这种势力的转移,日本最终取代中国掌握了东亚的霸权。也有学者从所谓合理的政策决定(rational policy-making)角度分析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朝政策,认为通过武力讨伐幕府而建立的明治政权具有只要条件允许就只会选择好战的政策手段的结构性特征。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的明治政府在西势东渐的帝国主义体制内的适应方法,自然会选择侵略亚洲周边弱国的膨胀主义政策。因此在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各种机会扩张在朝鲜半岛的势力,甲午战争后则采取积极推进朝鲜殖民地化的政策。对于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后果,国际政治学的学者分析的角度与历史学学者也不相同,如有韩国学者就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如果说日本的战争目标是要取得十分的胜利,实际上只是取得了一半程度即五分的胜利。而甲午战争的真正的胜者是俄罗斯。虽然俄罗斯并不是这场战争的当事国,但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实际的利益。因为通过这场战争俄罗斯明确地感受到了中日到底哪一方才会是自己的同盟国;由于获得了不冻港,其在东方的南下政策进一步加速;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已经超越了产业意义,具有了战略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曾以“天朝上国”自处的中国竟然败给了一个小小的岛国,并且被迫割地赔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甲午战争真正的失败者很不幸是朝鲜。虽然在战争过程中东学农民军的抗日斗争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但是这场战争却揭开了朝鲜亡国的序幕。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