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 2017-07-25 10:09
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相比,高中教科书介绍了近代以后中日两国的对朝政策,指出中国为了将朝鲜作为自身安全的屏障,加强了对朝鲜内政外交的干涉,扩大了对朝鲜的经济侵略;日本则将朝鲜视为本国的利益线和未来侵略中国的跳板,不断扩大在朝鲜的势力。这样就造成了中日两国在朝鲜的对立,结果日本利用东学农民运动为借口控制了朝鲜政府,并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初中历史教科书强调的是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而高中历史教科书更多强调的是甲午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除了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甲午战争的叙述之外,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推出的多卷本《韩国史》也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作为官方机构(直属于教育与人力资源部的副部级机构),国史编纂委员会推出的史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官方的看法。这套多卷本《韩国史》是根据时间顺序按专题编写的,其中的第四十卷是甲午战争和甲午改革专题。在谈到这场战争的性质时,该书认为“从十九世纪后期东亚的国际秩序来看,甲午战争是一场事先可以预见的武力侵略战争,但与其称为传统上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战争,似乎更应该称其为成功实现国民国家的一国对尚以天下观定义自身的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同时又是“中国、日本、朝鲜等相关国家间的国际秩序以日本为中心进行重组、同时决定了这些国家近代化方向的历史性战争”。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在朝鲜追求的最终政策目标是确保阻止俄罗斯南下所需要的战略设施,进一步强化江华岛条约签订以后构建的不平等条约体制,从根源上获得进行资本积累的各种利权,并最终将朝鲜变成日本的保护国”。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