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旧档

透过汉字,看到怎样的先人智慧

解放日报  2017-07-21 16:57

至于“笪”这个字表示抽打,最初很可能蕴含着太阳奋力抽打黑魔的想象。太阳战胜了黑夜,重新升起,获得新生。这是伟大的转折。因此,汉字“但”,本义为袒,假借为表示转折的连接词。

在“旦”字里所显示的太阳崇拜历史,在“昌”字里也有所表现。昌,上面是太阳,下面是曰。昌的原始含义很可能就是太阳的颂歌(曰),歌颂红太阳,赞美它的伟大和强大。而赞颂它,就演化为“唱”。而太阳的升起意象,就保留在“倡”字中(提倡)。

由此可见,“旦”“昌”等字的声符字彼此关联,背后有神话,有故事,共同基于太阳神崇拜的历史传统。

深藏在文化和心灵中

祭祀是古代社会的一大特征。祭祀传统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灵,这种神灵是看不见的“無”(无)。但是,怎么和“無”打交道呢?不妨尝试通过跳舞的形式建立联系吧。现在,非洲原始部落还有一种节奏非常强烈的舞蹈,用以和神灵沟通契合,产生共振共鸣。整个跳舞的仪式叫巫,巫是用舞蹈的形式,与看不见的“無”打交道。这种舞蹈也叫“巫舞”。因此,無、舞、巫,三字音义相通。

这里,还要讲几个与祭祀有关的字,先来看“羞”与“愧”。

羞上面是羊,下面是丑。丑陋的丑,繁体作醜,本义是手的象形。羞就是手拿羊肉的意思。羞的本义是珍馐的馐,后来引申出羞愧的羞。这个引申义是怎么出来的?原来和祭祀有关系。商代盛行祭祀,人们要上供很多动物。比较隆重的、拿得出手的供品为牛。供一头牛要有很大的经济实力,一般的人只能拿点鱼、羊等去祭祀神灵。所以,拿鱼、羊去祭祀神灵,相对来说都不怎么体面。如果有人只拿只羊祭祀的话,多少会觉得心里有点寒碜,后来就引申出羞愧的含义。

这样的情绪,也表现在“鲜”字上。鲜由羊和鱼组成,用羊和鱼来祭祀的话,表明祭祀的供品较少,所以鲜字有稀少义,后来才引申为鲜美,就像羞字一样。鲜这个字再加个竖心旁,这个字想必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吧。《汉语大字典》里有这个字,将其解释为羞愧。这正好说明祭礼不到位而产生的愧疚感。可见,羞愧情感的汉字源头确实和祭祀有关。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秘闻旧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