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恋爱

“婚恋市场”的两张面孔 一边“反婚”一边“相亲”

河北新闻网  2017-08-03 09:21

购房能力的下降还直接影响了婚姻最核心的功能——“生育”的实现。总而言之,城市的生活压力迫使年轻人开始反思传统上认为天经地义必须达成的人生成就,在收益减少、代价过高的情况下,婚姻乃至核心家庭并不能承担风险、提供保障,反感逼婚、推迟乃至拒绝进入婚姻即便偏激,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

故事的另一面:“啃老”和相亲文化的回潮

以上描述和分析都主要针对房价高昂、服务业便利的大中城市、中等或以上收入的青年人群。他们是这个时代有能力发出最大声音的人,但并不是所有人。对于中小城市、中等以下收入的人来说,家政、外卖、送货上门等花哨的服务在承受力之外,在生活中以社会协作取代家庭协作并不现实。在“80后”作为相亲市场主体、“90后”迎头跟进的今天,人口红利逐渐变为人口负债,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结婚养老、养儿(女)防老就又回到了视野。

“啃老”这个对经济上依赖父母持明确批评态度的词不过诞生于2005年,今天就已经因为成为最广泛、习以为常的社会事实而淡出了公共话语。很多观察都指出,“90后”比起“80后”对父母更少叛逆而更多依赖——毫不奇怪,叛逆是需要经济底气的,他们在包括婚恋在内的方方面面更多听取父母安排就自然而然了。因此,“门当户对”这个老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从二十几岁的人口中说出,当然人们也时常像《欢乐颂》那样将“门”与“户”包装成更好听的眼界层次和共同语言。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情感>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