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恋爱

“婚恋市场”的两张面孔 一边“反婚”一边“相亲”

河北新闻网  2017-08-03 09:21

大银幕上进行着一场草坪婚礼。突然,准婆婆在来宾的一片惊呼中冲上前对新娘又是捏鼻子又是掰牙口地检查是否整容,然后又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她的胸部。随之,画面切入一辆某品牌二手车,广告词响起:“重要决定必须谨慎”。

或许是因为这则广告本身堪称性别与身体方面的反面教科书,或许是因为在电影院播放时宽阔的大银幕放大了内容的荒诞,这则广告迅速成为了舆论焦点。

婚恋广告频遭声讨,相亲市场悄然崛起

近几年关涉婚恋题材的广告频频引发声讨,已经成为舆论高危地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网友对种种婚恋广告同仇敌忾的同时,婚恋相亲市场却在国内悄然崛起,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前段时间,一篇名为《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的文章席卷了都市男女的朋友圈。无论文中描写的比魔幻现实主义更魔幻的细节是否属实,只要在周末花点时间到北京朝阳公园转一圈,就会收获大致相似的第一手印象。

相亲作为社会事实一直存在,但是在经过了二十世纪若干轮席卷全国的自由恋爱运动后,相亲在十年之内迅速回潮,涌入日常话语,乃至以《大女当嫁》、《中国式相亲》等以各种形式堂皇进入公共视野,却仍令人咋舌。默许父母在朝阳公园的烈日下日复一日兜售自己,甚至和父母一起出现在《中国式相亲》嘉宾席上的年轻人,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父母,受到的物化并不亚于广告里拙劣的表演,他们为何能够安之若素(或至少咬牙接受)呢?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情感>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