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互为“坏妈妈”
小孩做出如此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即:由于母亲偏爱儿子或是父亲偏爱女儿所促成的。
在此情形之下,男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将父亲看成是与自己争夺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
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而产生“情敌”的感觉。
【2】前俄期的“坏妈妈”
婆媳关系之间的冲突,最早的根源应该是根种于彼此幼年时期母婴关系的冲突,即小孩子在3岁以前的母婴关系,这个时期被称为“前俄狄浦斯期”。
也许你现在看起来,婆媳关系的问题是婆婆与儿媳妇之间不好相处,但事实上,不论是婆婆还是儿媳妇,她们其实都早在没有面对彼此之前,已经在幼儿时埋下了一颗种子。
打个比方,当你还是一枚小婴儿的时候,饿了想要吃奶,而此时恰好妈妈有事忙或不在你身边,不能第一时间满足你的这个需要,其实在你心内,是会生发出愤怒的情绪的,认为这是一名“坏妈妈”,不管或照顾不到“我”的需要……
这样的情愫会在成年后代入到新的关系当中,放到婆媳关系上,儿媳妇对婆婆生出“坏妈妈”的感觉,同样对等地,婆婆对儿媳妇也会生出“坏妈妈”的感觉,这一方面是由于婆婆与儿媳妇之间不存在血脉相连的血缘关系,在社会文化上缺乏这部分的约束,“坏妈妈”的部分相对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且这种不好的感觉是彼此双方都会产生的,而随之而来的,也容易产生一种“我凭什么要忍你”的心态,从而导致彼此间矛盾冲突升级。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