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海钩沉

一场全民参与的“除四害”运动:麻雀是怎么被“平反”的?

北京日报  2018-04-27 11:47

民间频出捕鼠捕雀高手

高手在民间。在“除四害”运动中,涌现出很多捕鼠、捕雀高手。例如,海淀区火器营乡农业生产合作社捕雀能手唐庆禄在1957年冬季“除四害”的运动中,用网和酥油胶捕捉到麻雀9700多只。

当时还有个捕鼠模范,名叫刘振凯,一直坚持和老鼠战斗,先后有1000多只老鼠在他的手中丧了命。

刘振凯是面粉厂的搬运工人,常常看见一袋袋的面粉被老鼠咬破了洞,雪白的面粉撒了一地,他实在感到心疼,于是想尽办法捉老鼠。

起初,他常用吃剩的馒头、麦粒或小米作为食饵,想引老鼠上钩。但是,老鼠就是不上当。后来他换上了苹果核。老鼠很快地跳进闸门口,这一下就捉到两只老鼠。原来面粉厂里的老鼠偷吃惯了面粉,如果用面食类做的东西当食饵,老鼠根本不稀罕。

为了捉到老鼠,刘振凯还自己研究制造捕鼠工具。他有一种工具叫做竹夹子,这是一种不用食物的捕鼠工具,用它专门捕大老鼠。使用这种工具不受鼠洞位置的限制。比如洞口在墙上的,可以钉个钉子,把竹夹子挂到墙上;洞口在平地上的,也可以把竹夹子平放在地上,只要老鼠出了洞口就能被夹住。(1958年1月9日《北京日报》2版,《刘振凯灭鼠千只》)

当时,本报还多次图文并茂地刊登了各种捕鼠捕雀的方法,以方便市民学习、使用。

鼠尾巴上的形式主义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