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要闻

以持续金融开放锻造“纽伦沪”格局

证券时报  2018-05-22 10:37

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既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面临诸多约束条件的系统性工程。当今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中心只有伦敦和纽约,伦敦和纽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金融中心,与其基于诸多因素形成的别国难以匹敌的体系性支撑与金融气质密切相关。而东京始终难以进入国际金融中心的顶层,其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固然是一个约束因素,但日本自战后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过于精明的表现,也是国际金融机构不愿支持东京作为世界顶级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相形之下,香港似乎更具金融中心的气质,它拥有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多年来形成的与现代金融发展相适应的有效、公平、透明的制度体系,是香港傲视周边的重要资本。只是小岛型经济的香港(同级别的还有新加坡)无法像伦敦和纽约那样拥有国家的鼎力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具备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

不过,上海迄今仍欠缺纽约和伦敦那样的内生性金融支持环境与外部支持环境。纽约和伦敦之所以成为世界超级城市,其背后是有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技术和高端人力资本配置支持,而且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金融中心要么就是本国的首都,要么距离首都的距离在300公里左右。距离北京1300公里的上海,需要解决的是金融决策与金融市场的脱节,需要要素市场的充分发育、制度环境的显著改善、市场监管的高水准以及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集聚,更离不开人民币真正国际化和主要外资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广泛认可与深度参与,这就需要通过扩大金融开放来破解长期性的约束瓶颈。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