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那年高考后你在做什么?
在80后高考生中,一位1983年出生的河南女孩的经历,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她就是高旭,出身贫寒却不坠青云之志,靠捡破烂供给自己的学费,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旭用一袋袋破烂达成了自己不断向上的愿望,练就了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生活信念,获得了自尊、自强、自立的生活品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说,中华民族素有刻苦努力、奋发图强的传统。古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之佳话,今有顽强不屈、自立成才的美谈,高旭同学的奋斗精神确实代表着一种值得弘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001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9版,《逆境和磨难是成长之师》)
到了90后这一代,因为百姓生活普遍更加富裕,赚钱已经不是高三毕业生打工的最重要原因,他们更希望通过打工来丰富人生经历。90后女孩舒婷在高考前就已经和同学约好去打工,“念了这么多年书,整天就在校园里打转,我们的人生其实很单调,所以都很想利用考后的空闲时间增加一点社会经验,也有利于开阔视野,让自己融入社会,我想这会让我的人生经历更丰富多彩”。
舒婷最希望到麦当劳当接待员,或到公共汽车站点当志愿者,当家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和舒婷一样想去打工的考生都说,不在乎赚多少钱,只看重那一份和象牙塔内不一样的感觉。一位姓郑的男生提到被美国卫斯廉大学文理学院录取的同学,后者的成绩在外国语中学高三年段700名学生中只排在300位,却能考进世界一流大学,说明能力比成绩更重要。“我们现在急需补上的,就是人生的阅历。”(2012年6月20日《北京日报》23版,《后高考时代“加码”族增多》)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