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海钩沉

又是一年高考时!那年高考后你在做什么?

北京日报  2018-06-08 11:55

“高考结束了,看升旗,感受爱国精神,走着去,就为磨练意志。”一位同学说。

“到了,到了,天安门!”凌晨3时左右,同学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兴奋地跑进广场。“这次经历,我终生难忘!”一位同学说。(2012年6月18日《北京日报》4版,《“北京精神”在身边》)

毕业旅行放松身心

80后和90后高三毕业生们享受改革开放红利,大多数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从前更加优越,短途游、国内游甚至是国外游,都成了家长们犒劳高三孩子的常见选择。

21世纪以来,高考结束后到分数揭榜前,都会掀起一个国内游的小高潮。2006年6月14日,本报6版《学生出游带来市场小高潮》报道就展示了高三毕业生们给旅游市场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报道说,北戴河两日游的预订几乎爆满,这主要是因为考试分数还没有公布,所以很多考生选择了短途放松旅游。

从2009年开始,三五同学以“DIY成人礼”形式结伴出游开始在90后的高三毕业生中间走红,成了暑期的新流行。而且因为多数“成人礼”线路都是国内游,所以90后高三毕业生的预算基本都不会超过2000元。各旅行社为了争夺高三考生,使出的“花式”招数层出不穷。比如多家旅行社都对持有准考证的应届高考毕业生给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优惠。2014年,旅行社又对高三学生打出了“高考分数可直接转换为现金优惠”的招数。(2014年6月10日《北京日报》6版,《高考刚结束 旅行社争“揽人” 》)

到了2015年,90后有了专为自己制作的旅行报告。2015年6月11日本报11版《旅行社开抢毕业游市场》报道中提到,根据估算,中国当年高考报名考生942万人,按照人均预计消费3000元左右估算,毕业游市场规模将达近300亿元。

本版文字:黄玉迎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东方IC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历史>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