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那年高考后你在做什么?
为了给自己的未来“加码”,90后也选择在高考后学车、学外语。90后高三毕业生哲铖说,“会开车和懂外语现在就是必不可少的两条‘腿’,将来我们这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会开车的人肯定被视为‘瘸子’,还不如早点学”。(2012年6月20日《北京日报》23版,《后高考时代“加码”族增多》)
除了学车、学外语,一些有特色的学习培训班也受到80后和90后高三毕业生的追捧。例如,在2006年,部分培训学校在高考结束后的“悠长假期”专门开设了大学预科课程,受到了80后高三毕业生的欢迎。据开设大学预科班培训项目的新东方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高考结束后的十几天里,北京有2000多人报名参加了大学预科课程,全国的报名人数达到两万余人。还有一些培训机构组织高三毕业生在北京多所高校提前感受集体生活,学习团队合作精神。(2006年6月23日《北京日报》5版,《高三毕业生热衷大学“学前班”》)
在2009年,北京青年宫以每期500元至800元的平民价格办才艺班,同样受到了90后高三毕业生的追捧。90后高三毕业生们把才艺班当成了为大学生活提前充电的机会。北京四中的小董高考志愿填的是建筑系,听学长说素描对学习建筑很有帮助,高考完在家稍微休整了半个月,就开始了素描课的学习。北大附中的苗亦然,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就到青年宫同时报了长笛班和素描班,她说,自己报才艺班的目的很简单,“除了喜欢,还想为上大学后参加社团、集体活动时更好地展示自己做一些准备”。
说起办才艺班的初衷,也很有些意思。原来是青年宫的多位工作人员的孩子都在这一年参加高考,高考后如何让孩子放松不放纵、轻松快乐安全地过假期,让他们担心了很久。抱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想法,北京青年宫就从2009年办起了暑期才艺班。“没想到推出后这么受欢迎,如今才艺班不仅是青年宫的品牌,更成了‘后高考时代’中学生们追捧的新时尚!”北京青年宫培训部主任苑建立说。(2014年7月2日《北京日报》10版,《考完了,再补一门才艺课》)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