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今日头条

“四轮驱动”促东北粮食产业提质增效,黑土地焕发新活力

人民网 原创稿  2019-01-18 17:12

土地流转,让企业有了自己土地,一纸订单,让农户心里有了底。订单农业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生产加工企业与农户签了订单,从种子、化肥、农药,再到种植技术支持,全由企业提供,还有高于市场的收购价,让农民增收更有保障。代山春说,今年他们准备扩大“吉粳511”的种植规模,让这个村的优质品率达到80%,让老百姓的收入能增加20%左右。

“如今躺在家里就能把粮卖了!”

2016年,国家取消了玉米临储,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针对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民收粮、储粮、卖粮、清理烘干等诸多难题,国家在粮食主产省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

“这是一个新生事物,2017年底开始启动建设,截止2018年底,已经建成80余个,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管理处薛忠宝介绍,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五代”服务(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能让产后粮食减损、增收,从收粮到售粮的整个过程,农民甚至可以足不出户。

在黑龙江宾县,农村科学储粮装具建设,也让农民尝到了甜头。针对人均耕地面积大、户均产量大等特点,由粮食部门设计推广的钢构脚手架式小粮仓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这种小粮仓可以让新收割的玉米离地、通风,自然降水,不仅提升粮食品质,减少霉变和“鸡刨鼠咬”等损失,还能延长粮食的销售时间,让农户可以择时择价售粮。宾县宾安镇太阳村,80%以上的农户新建了小粮仓。“一亩地折算下来至少增收了100元。”村民包永发说,他去年投资7000多元(其中政府补贴60%)新建了两个小粮仓,能储存约40亩地的玉米,这让他每年至少能增收4000元。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