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毛泽东诗词中的“兴观群怨”

学习时报  2019-01-18 08:11

原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兴观群怨”

“群”,指诗词可以交流思想,统一认识,促进和睦。毛泽东有感于《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1915年9月以“二十八画生”名义发布《征友启事》,“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军民团结如一人”,毛泽东诗词叙写了共产党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群”史。在人际交往中,毛泽东以诗为纽带,以诗为载体,把“诗可以群”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留下了诸多令人感动、感叹、感佩的佳话。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每有新诗,往往要抄赠给陈毅。他把《七律·长征》抄赠给埃德加·斯诺,把《水调歌头·游泳》的手迹赠送二战名将蒙哥马利。他的不少作品原本就是诗友之间交流的唱和之作,如《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答友人》《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怨”,指诗词可以针砭时弊,表达不满,宣泄情绪。1964年8月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曾经指出:“司马迁对《诗经》品评很高,说诗三百篇皆古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大部分是风诗,是老百姓的民歌。老百姓也是圣贤。‘发愤之所为作’,心里没有气,他写诗?”毛泽东不少诗词表明他对旧中国“心里有气”,诸如“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地主重重压迫”“遍地哀鸿满城血”“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这促使他不遗余力地去“改造中国与世界”。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这三个阶段,要么他经历坎坷、心潮激荡;要么形势严峻、斗争激烈。正是这一切激发了他的表达欲望和创作激情,正好和“不平则鸣”的诗词创作规律与特点相吻合。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