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尚

扒一扒伪健康文章里的数字套路

北京青年报  2020-01-15 08:27

原标题:扒一扒伪健康文章里的数字套路

这是营销文中常见的套路——挑选一种大家认为“营养丰富”的食品,用它含量低的成分来进行比较,从而造成这种食物“更加优秀”的错觉。

  某食物“含有某种营养成分”不意味着它的“营养价值高”

在各种食品中,“含有××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微量元素”也是常见的套路。

人们通过吃蛋白质摄入各种氨基酸,在体内重新合成需要的蛋白质。其中有8种氨基酸是不能通过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来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入,称为“必需氨基酸”。人体对于不同氨基酸的需求量不同,所以最理想的情况是摄入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比例跟人体需求一致,这样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高,浪费的氨基酸就少。

实际上,食物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含有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不同蛋白的营养价值差异主要在于这些氨基酸之间的比例。比如鸡蛋、牛奶和大豆中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就跟人体需求很一致,被称为“完全蛋白”或者“优质蛋白”。而一些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比如大米、小麦、豌豆等蛋白,会有一两种氨基酸的相对比例较低,因而单独吃的话,满足人体氨基酸需求的效率就比较低,也就被称为“不完全蛋白”。但是,它们也都是含有“全部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常见的食物蛋白中,大概只有胶原蛋白因为“只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而被称为“劣质蛋白”。

其他微量成分的情况与此有相似之处。对于营养需求来说,“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完全不意味着它的“营养价值高”——只有含量足够高,对于满足营养需求才有价值。各种未经分离提纯的初级食材,往往都含有绝大多数的营养成分,都可以列出“含有××种营养成分”。然而这毫无意义——只有在通常食用的分量下,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能够满足人体一天需求的5%以上,才算是对满足营养需求有关注的价值。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