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

莫言:“晚熟的人”这个概念很丰富

新华网  2020-08-11 08:56

装傻的乐趣,蒋二是体会到了。但我后来也写到了蒋二突然大放光彩,成了企业家,干得很成功。当时他买了我家旁边一个装满了垃圾的池塘,大家都笑他。然而,几年以后,这里的地价涨了几十倍,他把池塘填平,盖上房子并出租,一年挣好几万块钱。这也是在一些点滴小事上的一种艺术夸张。

至于蒋二这个人物的原型有没有?我当然心里是有数的,知道谁给了我灵感,但是绝对不完全是他,是生活中几个有意思的人干了些妙趣横生的事,我把他们的故事融汇在一起,就成了我小说里的故事。

袁思陶:您的作品中很多都是大家“熟悉”的乡土人物。在这本《晚熟的人》中的12个故事里,您在塑造人物方面,较之以前的文学创作,觉得有哪些突破呢?您自己曾说过想塑造一些不同于以往类型的人物,这里面的代表有哪些?

莫言:首先,我觉得这12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在我过去的小说里面没有出现过的。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内页

《斗士》中的人物——武功,我最后给他的定位是一个凶残的弱者,他这一辈子受尽了别人的欺凌,但他也干了很多突破人底线的坏事,睚眦必报。当然,他明面打不过人家,如果公开地骂,人家要揍他,于是他暗地里放火、投毒,坏事做尽。你说他可不可怜?很可怜。他可不可恨?很可恨。这样的人,在我自己过去的作品中就没有出现过。

《贼指花》这个故事在这本书里面是相对特殊的篇章。因为它没有回到我的东北乡去,它主要写的是文坛一些七零八碎的小事儿,就是一群作家、诗人在一起办笔会,但时间过程是从80年代拉长到现在。故事的背景开始发生在松花江上;然后到了长江三峡,还碰到了当年一块参加笔会的同行;后来又到了黑龙江上,至此一共坐了三次船。本来我这篇题目想叫《三回船》,后来写着写着,想起我家乡原来的一个小戏,小戏的题目也叫《三回船》,我不愿意重复,所以就放弃了这个题目。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文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