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汽车频道 2020-08-24 09:56
开着CX-30在小路上转弯、掉头,就更能体会到马自达在它身上倾注的心血。虽然离车身重心比MAZDA 3更高了一点,但基本没有影响到车身在转弯时的淡定表现。即使是在弯道里以比较“放肆”的方式过弯,CX-30仍然表现出了这个级别中接近最高水准的反馈,车身侧倾不大,四轮紧紧抓在地面上,一副老手攻弯的姿态。想让它接近极限出现响胎?那还要再过分一些才行。
这套底盘在运动性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也有不足之处。最为明显的是在通过路面凸起的减速带时,前后悬挂的表现没法给予车内乘员淡定从容的高级感,显得有些生硬。后排乘客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抛跳感,前排的感受相对更好一些。
在隔音精密性的表现上,CX-30比CX-5再进一步。新车在外形设计之初就为了避免出现行驶噪音而做到尽量平滑化。笔者也注意到一个细节:后备箱门打开后,其上方与车身连接处有一道密封条,作用便是用来抑制共振和噪音。经过诸多细节的优化后,让CX-30拥有了更安静的座舱环境。
走出这台CX-30,内心满足而欣喜,却又担心它的特质是否能被大众消费者接受。作为一辆家用车,CX-30可以出色地完成代步和旅行的使命;而它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平庸,总想给予驾驶者与众不同的韵味。不知有多少车企曾表示过“不甘平庸”,但往往都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被市场需求带着走的产品同质化,成为汽车市场最为“可怕”的现象。涡轮增压成标配、双离合成主流、大屏成时尚...... 不过我们庆幸地看到,这台CX-30勇于鄙弃所谓的潮流,坚持属于自我的原则,可贵而可敬。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