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精品(圆桌谈)
欧阳友权:这涉及怎样书写现实题材的问题。一是要从题材选择走向“价值及物”,不只是盯住某种书写对象和生活素材,而是要有一种评判生活的责任和干预生活的态度,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对书写对象有深刻的生命体验,拥有与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伦理观与美学趣味,以真诚写真实、以真心写真相、以真情写真知。三是要从生活镜像走向艺术审美,写出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而不仅仅是描摹生活的“镜像”。
肖惊鸿:改变现实题材作品在网络传播上叫好不叫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IP改编、海外传播等。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断探索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的手法、特征,从内部寻找突破的路径。
杨晨:作为平台方,要持续做好优质内容培育和开发。目前,一些优质的现实题材作品在线下实体出版、IP改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扩大了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如,《复兴之路》《大国重工》《明月度关山》等签约实体出版,签约影视改编的有《大国重工》《韩警官》《相声大师》《朝阳警事》等。
记者:写现实题材往往需要扎根现实、深入生活,而网络文学作家有些是“宅男”“宅女”,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各类文学组织、网络文学网站在这方面能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何常在:确实有一部分网络作家很“宅”,但也并不是全部。一般来说,能写好现实题材的网络作家,都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性格外向,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肖惊鸿:团结作家与引领创作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全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在刚公示的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拟发展会员名单中,网络作家占1/10。中国作协以及各地作协每年举办线上线下各类网络作家培训,内容包括网络文学如何书写现实题材等,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创作水准得以提升。在引领创作方面,每年评选40部左右重点作品进行扶持,支持作家深入生活。还举办了年度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评选、组织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等活动,在以上举措中向现实题材创作倾斜。
| 上一页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