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

锻造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精品(圆桌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8-28 08:07

杨晨:网络作家来自各行各业,天然拥有现实题材写作的优势,比如《何日请长缨》的作者齐橙是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描述警校生活的《当青春遇上藏青蓝》,作者晓泉叮咚是现役军人;《生活挺甜》的作者徐婠是医生家属,对医生职业了解深入,对医生家庭体会深刻。同时,阅文集团通过“现实主义万里行”等实地采风与专业知识高级研修等形式,帮助网络作家深入生活,提升创作能力。

记者:网络作家写现实题材如何彰显现实主义精神,突破对现实浮皮潦草的表面书写,提升对现实的表现力度,锻造精品力作?

周志雄:首先要关注新时代,研究新时代。其次要向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学习,既向传统纯文学作家学习,也向通俗作家学习,甚至学习日本动漫、美国大片、韩剧的艺术手法。在拓展对现实表现的深度和广度上,一是向人情事理深处拓展,写人性要有深度,写人情要纤细入微。二是向知识性拓展。写行业文,网络作家有优势,为写小说所做的调查研究往往非常深入。三是在语言表达、文化意蕴、小说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学习经典,在保证小说好看的前提下,探索精品化道路。

肖惊鸿: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基本理论需进一步厘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经验,探索现实题材创作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范式。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文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