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健康要闻

有人让你把微波炉扔了,应该听吗?

北京青年报  2020-10-14 07:03

像对待“互联网”一样认知“微波”   有人让你把微波炉扔了,应该听吗?

自20世纪40年代雷达工程师Percy Spencer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开始,微波到底有益还是有害的争论至今未休。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的精致化渐渐与百姓健康诉求、企业商业利益、媒体运营方式等多种因素产生交融,受众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产生了不同的判断。不管是将微波看成“危”波,还是将微波赞誉为“人类第二团火焰”,信息获取后终归还是需要消化为每个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微波是如何生热的

物质在微波场中的作用包含两种:一是微波辐射;二是微波介电加热。

共振是产生强有力作用的重要方式,有时需要避免、有时加以利用,荡秋千、日光灯、次声波等都是人们理解的案例。我国准许的民用微波炉使用频率为2450MHz,波长约为12厘米,处于红外光和无线电波之间,与食品分子尺寸相差悬殊,无法产生化学结构上的共振,表现为微波光子的能量(微波辐射)很小,甚至远低于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如氢键)。

食品和生命体组分多为非磁性物质,微波作为典型电磁场,其电场部分(微波介电加热)在上述体系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由于电场方向改变以及组分电学响应的差异,发生微观“摩擦”生热,因此,表现为在较短的时间内物料快速升温。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健康>健康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