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育在考场“硬气”起来 会带来新的不公平?
不过,王宗平坦言,如果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轻,简单机械重复的作业量不减少,参加的学科培训不减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还是会困难重重。他倡导“一减、一增、一保”,也就是减少课业负担、增加户外体育运动和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家长可以放心,体育所带来的成绩区分度,远远低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王宗平建议,可以在尚未推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地区,选择一两个地区进行试点,将体育纳入选考科目,选考体育可以少考一门其他文化科目,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以点带面,为“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投石问路。
让更多孩子享受高质量美育教育
北京艺美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SAE艺术教育平台创始人刘冰注意到了文件发布以来社会各界的反响。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育其实就是“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是培育和提高人们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对于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随着经济发展,美育也是充实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学生时期正是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柱。它和学科教育的关系不是加法,而是融合。”
此前,有一些家长会认为有钱的家庭才能学艺术。刘冰认为,文件提出学校要加强美育工作,恰恰改变了之前必须通过社会购买才能获得美育教育的情况。“这不是造成不公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反而让更多孩子有了接受高质量美育教育的机会。”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