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用文字搭座紫禁城
祝勇近照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名故宫博物院的研究者和故宫文化的普及者,祝勇近年来持续书写着故宫掌故与传奇,以个人化视角展示丰富深邃的古典中国。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祝勇推出非虚构新作《故宫六百年》。他说:“我想用文字搭建起一座紫禁城。”
在书中,祝勇带领读者,打开一扇扇大门,跨过一道道门槛,在金銮宝殿、亭台楼阁间抚今追昔,在600年历史风云间徘徊流连,体验了一次时空穿越之旅。
写出这凝聚文明之美的城池
故宫是一座凝聚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城池。如何表现这庞大的主题?祝勇希望通过轻灵的文字来撬动它。书中,他采用比编年史更亲切、熨帖的叙事结构:通过午门、太和殿、神武门等建筑空间来展现故宫10个甲子的过往云烟。
在祝勇眼中,紫禁城首先是一座建筑,然后才是它的历史:“我们对故宫的认识是从空间开始的,中国人的时间意识,最早也是通过空间获得的。我在书中把故宫分割成若干建筑空间,并为它们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时间片段,衔接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历史拼图。我从午门这一故宫的正门开始讲起,写朱棣时代宫殿的营造,随着空间与时间的推移,写到神武门时,讲的是溥仪1924年从这里离开,由此形成了历史的闭环。读者阅读也跟随着从午门进,从神武门出,和现在的参观路线相同。”
从《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旧宫殿》《血朝廷》到新作《故宫六百年》,祝勇书写故宫的一系列作品中,故宫人始终是作家关注的焦点。祝勇说:“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我关注的不仅仅是事件,而是事件中的人。因为所有的事件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核心永远是人。”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