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莫让“祖安文化”污染未成年人心灵

中国妇女报  2020-11-09 14:56

其次,家庭和学校要关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陈苗苗认为,更多青少年会选择跟风、推崇、助力“祖安”,也暴露出一些青少年在媒介素养能力上的匮乏,“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缺乏辨识力,无法辨识出‘祖安’是好玩、搞笑、有创意还是低俗、无礼甚至因其包含欺凌暴力而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

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在今天几乎是不现实的。陈苗苗认为,更现实的策略是“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让青少年了解网络空间有其双刃剑属性,是否要推波助澜、是否要成为某社群中的一员,首先要运用自己的媒介判断力去辨识。”

她建议,家庭媒介素养教育要受到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内容特别需要与时俱进,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包含媒介素养。“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学会管控自己的媒介使用时长,还应该跟孩子多讨论媒介作为双刃剑的两面性,避免孩子对媒介资源不加分析、照单全收。”

“一些精神分析原理指出,青少年如果在主流文化里得不到肯定和承认,就会通过亚文化群体获得归属感。因此,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努力使青少年在主流文化中获得肯定与承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建议,家长还应多创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在家庭中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不感到压抑;坚持对孩子进行明辨是非的教育,避免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塑造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方式,多带孩子参与高尚文雅的艺术活动,让孩子眼睛和耳朵能够看到和听到更为美好的精神世界,让粗鄙的文化无法在其心中生根。”殷飞说。(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韵曦)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