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

文学和剧场:危困中的渴望和依傍

北京日报  2020-12-11 08:43

2020年是中国杰出戏剧家曹禺先生110周年诞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携经典剧作《家》(原著:巴金,剧作:曹禺,导演:李六乙)时隔九年再度回归,并登上老舍戏剧节的舞台。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率人艺老中青演员组成“四世同堂”的超强阵容,纪念这位对中国话剧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与戏剧大家,一同弘扬剧作家的文学精神以及剧作背后的力量。本次演出更着眼舞台真实,给了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就像该剧导演李六乙所说:“曹禺先生在《家》中完成了从文学到戏剧质的飞跃。”

黄盈编剧、导演的《语文课》更加讲求文学在现场的互动氛围,观众回溯了学生时代塑造人生认知的一篇篇课文,重温了文学滋养的成长过程。整个保利剧院变成了一出欢快活泼的语文课堂。

老舍擅长利用家庭伦理这一文化枢纽症结,以小见大,将胡同生活场景放在无限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加以表现和反思。北京人艺奉献的经典之作《小井胡同》(剧作:李龙云,导演:刁光覃,复排导演:杨立新),用北京风情演绎了一出新中国的活历史。已故著名剧作家李龙云承袭了老舍先生充满京味神韵的创作衣钵,以30多年里一群北京南城底层市民的命运变迁,勾勒出一幅幅引人深思的历史画卷,以小人物特有的善良、从容、宽厚和豁达,面对着生活中的平凡、琐屑和苦涩。

文学经典对剧场的精神引领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文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