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剧场:危困中的渴望和依傍
老舍以一生不倦的创作在民族涂炭、时代苦难中,深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市井阶层的生存哲学和真实人性之间的割裂和创伤,以绝大的担当和抱负,辨析城市知识分子被捆绑的自我和风骨人格,直面了传统人格深处最复杂的纠葛和矛盾、懦弱与敷衍、苟安和希望、中庸与激进、功利与理想,书写了中华民族性格的精神涅槃苦难史。怎样体现人与城市的关系,捕捉城市的性格,找到人和城市的生命连接,是老舍给我们留下的命题。
从2020年春节就开始筹备的老舍戏剧节,努力用文学书写和舞台建构丰富城市的性格。以“民众情感、人文关怀、民族语言、国际视野”为主题,打造“全城有戏”的戏剧文化空间,让戏剧文化浸润北京市民的生活。用史铁生的一句话说,当我们在写作城市和了解城市的时候,并不是曾经居住在这个城市里,而是这座城市构成了我们。置身在老舍戏剧进行时里,和文学剧场共命运,是时代磨难中老舍留给这座城市的精神瑰宝。(张向阳)
| 上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