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核心技术加速突破 (产经观察·中国制造,强链补链正攻坚①)
“智能汽车时代,人工智能计算芯片就是数字发动机,以其为核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将成为竞争主战场。国家发改委去年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到的五大产业集群,3个都与芯片直接相关。”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指出,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一般长达5年,先发优势一旦建立就很难打破,为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实现突破。
为此,余凯建议构建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发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只有在实际使用中打磨,并且通过持续迭代升级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余凯说,过去国内整车企业习惯于使用国外成熟产品,导致国产零部件公司因缺乏市场而难以较快成长。建议在市场竞争的原则下,借鉴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鼓励、引导整车企业加大国产车载芯片的使用力度。
“这些难题是我们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啃下来的‘硬骨头’。”肖亚庆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攻关,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加快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0日 18 版)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