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 2021-01-20 08:12
1938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联名以电报的形式对边区的货币政策提出了6项原则。此封电报被收录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即《边区的货币政策》。其基本观点为,边区要有稳定的货币政策;边区纸币数量要适合市场需求;边区的纸币要有准备金;货币政策应以对外贸易政策为后盾;财政货币政策要着眼于军费;边区纸币币值应高于伪币。该电报虽然是向晋察冀边区负责人发出的,但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抗战时期货币金融工作的一个整体的指导意见。
货币政策是对敌斗争的重要支撑
《边区的货币政策》开宗明义指出:“边区应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以备同日寇作持久的斗争”,“边区军费浩大,财政货币政策应着眼于将来军费之来源”。实质上,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在这场残酷的较量中对双方胜负起着重要的作用。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为了实现其经济掠夺目的,在占领区大肆发行伪币,严重破坏中国金融秩序。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担负起领导全民族抗战的责任。此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货币政策,就不能粉碎敌人“以战养战”的经济阴谋;如果没有正确的货币政策,就无法广泛开展生产运动与经济建设,从财政经济上来巩固与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如果没有正确的货币政策,就无法保障正常的军费开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必须有计划的与敌人发行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作斗争,在被隔断的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严格检查和禁止私人操纵金融,扰乱经济,同日寇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避免日寇“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
货币政策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