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2021-01-25 08:20
《报告》称“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讴歌农民的“奇勋”,提倡相信群众和支持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坚持在斗争实践中向群众学习,总结群众的斗争经验,并组织群众与引导群众前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发挥和发展。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
《报告》的诞生,是毛泽东重视调查研究的结果。调查研究,是为了全面了解实情,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加深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只有发扬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立足于基本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总之,《报告》这篇著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民问题杰出的经典文献,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