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萧华将军的红色家风

  2021-02-20 08:05

抗日战争时期,萧华独当一面,奋勇抗战,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领导了“平原战斗胜利的光辉战例”韩家集战斗,指挥了灯明寺等战斗,让日军闻风丧胆。他率部深入敌后,迅速打开局面,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抗战后期,他参与领导山东军民粉碎侵华日军的频繁“扫荡”,积极开展整风运动、精兵简政、“铁的模范党军活动”,为加强军队和民兵建设、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萧华勇挑重担,屡建奇功。按照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他率部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东北,开辟辽东根据地,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创造了重要条件。他指挥和参与指挥了鞍海、新开岭和三战本溪、四保临江等重要战役战斗,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萧华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南征北战,英勇奋战,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为人民军队的事业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他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大力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建立总政治部领导机构,筹建政治学院,选拔培养大批干部,组织领导部队“向文化进军”,领导制定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他创作传世经典史诗《长征组歌》,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解放军》《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等重要文章,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特别是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中有重大建树。1955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8月11日,萧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萧华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贫苦工人家庭的艰苦朴素传统。他不仅自身模范带头,对亲属子女也严格要求,常常告诫家人,要坚持生活上低标准、学习上高标准,像劳动人民的孩子一样朴实,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对此,萧华将军的儿子萧云回忆说:“他向我讲述了很多战争年代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他和以往一样,丝毫没有夸耀自己的功绩,讲的大多数是他的战友,那些活着的和牺牲了的伯伯、叔叔们,讲他们的英勇善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对我说,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东西,留给你的就是这些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打垮了反动派,靠着这种精神,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我明白,他是要我牢记住老一辈革命家的嘱托,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萧华将军的女儿萧露也回忆说:“我的爸爸萧华,从小在贫困中长大,他身上蕴藏着劳动人民那种纯朴的情感: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他几乎走遍的中国大地。……我们受到的许多启蒙教育,也是在爸爸的特殊教育方式中得到的。”“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正统的革命教育。”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