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2021-07-13 08:47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层面的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
业内人士认为,《意见》可能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因而受到其高度关注。专家提醒,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将助力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升级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陈杰介绍说,近年来,万科、龙湖、旭辉等传统房地产企业在长租公寓上投入不少。根据《意见》相关规定,这些企业只要持有的存量租赁住房符合户型、租金等基本要求,就可以申请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开发和运营。
知名券商公司地产首席分析师谭淼(化名)指出,目前长租收益率比较低,因此,任何可能提高回报率的做法都可能受到企业关注。
在降低成本方面,《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例如,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的四种方式,降低了土地成本;降低了企业税费负担,房产税从12%降到4%等。特别是金融方面,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在实施房地产信贷管理时予以差别化对待;落实民用水电气价格。同时,中央还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适当的补助。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是今后房地产企业努力探索的方向。
倪虹直言,租赁住房“这条腿相对比较短”,是由于开发高杠杆、快周转的模式,使开发商不愿意发展长周期的租赁住房。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