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要闻

明赠送,暗扣钱!话费套餐暗藏吸费陷阱

北京日报  2021-11-23 09:42

原标题:调查 | 明赠送,暗扣钱!话费套餐暗藏吸费陷阱

疫情期间,不好为了这点小事麻烦别人,想想钱也不多,马阿姨选择了维持现状。但她认为,当初开通业务时远没有这么复杂,不需要拿着身份证跑营业厅,直接通过电话即可办理。“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以后如果想更改业务或者取消,要怎样操作。”

“免流”套餐,不等于任性用

近年来,用户选择通信套餐时,网络流量成为一项重要指标。一种商家与通信运营商合作的“互联网卡”悄然出现,它们以“大流量”为主打,月租最低仅十几元,就可以“任性”使用多款App。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互联网卡仅在网络出售,快递到家后凭身份证开卡,营业厅是不售卖的。

在这类卡片的宣传页面,通常会打出大大的“免流量”字样,给人一种用了它即可实现“流量自由”的印象。然而点击“查看资费详情”,所谓“免流量”是指,在卡片对应的App名单内,可以使用一定限制的流量,通常每月上限为30G,若超出则按套餐外流量收费。这就要求使用者需牢记可用App,否则点开名单外App,就无法计入这30G的专属流量了。

若进一步点击“查看更多详情”,记者发现,即便纳入名单的App在版本上也常有限制。如天猫App需升级到7.0.0及以上版本,微博App升级到7.3及以上版本,并进入免流量专区绑定激活才能享受免流服务。

此外,一些App的使用条目下还有更为细致的说明,如用户上传视频及图片、在应用内打开一些特定网页、将手机号码作为手机热点使用等等均无法计入专属流量。不少消费者反映,价格看起来优惠,但使用中很容易触发额外费用。“免流App里的广告、文字、评论、微信朋友圈里的文章链接都不在免流范围内。将正常消耗、且有严格使用限制的专属流量,宣称为‘免流量’,会对用户产生误导。”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