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财经滚动

用互动性更强的科普场馆提升知识“黏性”

科技日报  2022-02-22 08:26

我国科技馆的兴起较发达国家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却十分迅猛。《2021—2027年中国科技馆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起,我国科技馆的数量每年呈递增状态,2020年我国科技馆数量达到1000个,总建筑面积达526.5万平方米。

家庭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不能被忽视

如今很多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科普类设施成为城市的重要名片,同时也成为了青少年和家长们的“新宠”。

2021年7月开放的上海天文馆,是迄今为止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而天津科技馆组织的针对青少年的短期科技冬令营也常常爆满。

据统计,2019年中国科技馆全年参观学习人数多达7500万人次,同比2018年增加了507万人次,增长了7.28%。

夏秋雨表示,近年来,科技馆、博物馆正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青少年通过亲身实践、观察、发现,获得对这个世界的直观认识;亲身尝试、探索、思考,掌握对事物规律的精准判断;同时鼓励自主学习的互动展项也让青少年更加自信;没有思维限制的学习环境让青少年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青少年接受挑战,挖掘潜力,培养拼搏精神。

“这种科普的价值观倡导尊重孩子、重视家庭教育、崇尚合作精神、鼓励专注努力。”夏秋雨说。

不过在科技馆、博物馆火爆的背后,常年工作在科技馆一线的天津科学技术馆规划拓展部部长郝志琦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如今很多家庭把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当成科普和亲子教育的场所是非常好的现象,但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科技馆要想真正发挥科普的作用,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财经>财经滚动